2014年3月23日星期日

雞血石以色論價導致仿品層出不窮



  雞血石收藏已有上千年的曆史。近年來,隨著收藏熱和需求量的增加,雞血石的價格也水漲船高,成為拍賣市場上的寵兒。2007年,著名雕刻大師牛克思雕琢的一件“雞血石雕樓閣山子”在北京翰海秋拍中以1344萬元成交;2011年西泠春拍,一件血色豔紅的巴林雞血石擺件以1207.5萬元成交。

  在高價頻出的雞血石收藏中,血色成為評判雞血石價值的重要標准之一。然而,近幾年雞血石資源匱乏導致價格飛漲,各種雞血石仿冒品也逐漸充斥市場。業內人士表示,在造假手段層出不窮的雞血石收藏中,收藏者需煉就一雙“火眼”。

  的雞血石是中國特有的名貴石種,是位列“中國四大印章名石”之一的石中的著名品種。在我國,其發現與開采有著悠久的曆史。在當地,雞血石僅蘊藏在玉岩山腰金雞山旁一塊不大的地段中,到目前為止,其他地方還未發現。色澤豔麗、紅如雞血,加之質地細膩、易於雕琢,使雞血石被人們奉為印石珍品,贏得了“國寶”的美譽。

  近年來,國內不斷升溫的收藏熱也帶熱了文房精品的行情,雞血石受到了大量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的高度關注。

  對於雞血石來說,顏色是第一位的,雞血顏色以鮮紅為上品。雞血血塊依次分為塊血、條血、雲霧血以及點血等。如有兩種以上血形自然結合在一起,則以一種血形為主而定其血形。如血形有獨特的地方,則因其獨特而使價值倍增。血量是指雞血部分與成品石質的百分比。大於30%者即為高檔品,大於50%者為珍品,大於70%者為絕品。而如為印石者,除血含量多少外,又依含血面而分成六面血至一面血六種,以六面血為上品,而以四五面血者為正品,三面血、二面血者為中品,一面血者則為最次。這是鑒定印章品質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。依雞血本身之聚散程度,可分為濃、清、散三級,以濃血為貴,散血則如雞血稀釋而影響檔次。

  但是,與其他那些很熱的藏品一樣的是,價格不斷攀升的雞血石的仿冒品在市場上也層出不窮。其中,較為常見的造假手段要屬“油漆染色”。以一塊用真石為基礎造假的雞血石為例,上面顏色豔麗的“血”都不對勁,都是用油漆來加強顏色,通常假“血”顯得豔紅但金屬感不夠強。油漆染色的“雞血”,其紅色僅在表面,而無法透入石內部。此外,天然雞血石色杏紅,但用小刀輕刮,其粉末為白色;而紅油漆仿冒的雞血石有韌性,小刀不易刮成粉末,粉末亦為紅色。

  專家提醒,不法商販為提高售價,用這種方法對“血”少,或者顏色淺的雞血石進行處理,喜歡雞血石的朋友在購買時要多加小心。

雞血石造假常見手段



  雞血嫁接法

  這種方法通常有三類,一類是在原本沒有雞血的石頭上貼片,不留痕跡。另一類是用相似質地的石頭進行拼合,使得原本很小的石頭變大。還有一種是在原本沒血的地方黏合一塊,然後進行俏色雕刻,將黏合處巧妙處理,比較大型的雕件常見這種手段,巧雕的工藝掩蓋了破綻,因而這種方法最不易被人辨識。這些手段的共同特點就是,所貼上去的雞血石都是真的。

  血粉充填法

  這種充填方法通常用在有裂隙的石頭或是不平的石頭上面。其方法是用含血量較高的石頭磨成粉,用膠黏合到縫隙裏面,或是挖出一塊進行充填,這樣的血給人的感覺顆粒感強,如果賣家泡到油裏面更難分辨。

  樹脂合成法

  有些不法商家用石粉、樹脂或膠,以及油漆等混雜而成“雞血石”。這種“雞血石”上手分量一般較輕,但是也會有裏面“夾心”的情況,將鐵塊混壓在裏面,坑人於無形,這種看起來接近“大紅袍”的“雞血石”極具迷惑性。

  油漆點綴法

  這種方法就是在原本“血”量少的底子上點上紅漆,以達到增加“血”色的目的,並且這種方法通常與“血粉”充填法並用,在裂隙中充填,凹面染色。

  “指鹿為馬”法

  目前市面上跟雞血石相似的石頭不少,有些商家就將其混雜在真雞血石中一起出售,或是用同樣石種的紅色石頭充當雞血石出售。